
全球侨界精英汇聚重庆。
推动“走出去 引进来”
他为何持续加码投资重庆?
跨界创业,开疆拓土
这位“90后”创业先锋的突围密码是什么?
《重庆专访》对话
渝缅集团董事长
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联席会长
赵章傲

首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7月17日上午在重庆开幕。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华侨华人代表齐聚重庆,共话开放合作、共谋发展共赢。

渝缅集团董事长 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联席会长 赵章傲:华侨华人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跟着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你看这一次的“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首届放在了重庆,就看得出来国家对重庆的这种重视程度,这次通过办会,可以把全球上百个国家的优势的华侨企业、华人企业引到重庆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 聂莹:您作为深耕缅甸的侨商代表,您觉得华侨华人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势?
赵章傲:首先就是连接。人文交流、商贸交流还是需要企业,更了解企业的可能就是这些侨胞企业、华侨企业,因为他既了解祖籍国或者祖国,又了解所在国的情况,所以华侨华人是很好的连接点,就像“桥梁”一样。

聂莹:在“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渝缅集团一举签下了三大项目,涵盖航空、海岛开发和产业园。其中重庆至仰光客货运的直航航线,好像是马上就要正式开通了是吧?
赵章傲:是的,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了,我们签约以后希望就在下一个月,在8月中下旬就把客运先开通,然后计划可能在9月份的时候将货运开通,一架载重20吨的客机,由重庆飞到缅甸仰光。
聂莹:在您看来,这条直航航线的开通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赵章傲:首先就是时效性,更快,重庆到仰光大概在三个小时。以前如果走陆运的话,至少一个星期。我们之前发的像公铁联运至少要15天以上。缅甸是一个很缺电的国家,我们接到了很多的订单,都是光伏板、光伏材料,而这些都是我们重庆产的,所以通过这条线,我觉得对于出口企业来讲,这是它们拓展东南亚市场很好的机会。这条线我们先开通的是重庆到仰光,下一步可能我们还会去金边,我们还会去其它的东南亚国家。
聂莹:本次签约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渝侨产业园也备受关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渝侨产业园未来的规划?
赵章傲:我们想聚集一个,在重庆能够把尤其像“一带一路”国家,一些华侨华人企业引回重庆的一个总部基地,大概的规划主体的办公楼可能就在22000平方米左右,两栋总部大楼,主要将我们海外的华侨华人、侨胞朋友的企业引入到我们重庆,同时还是一些商协会的聚集地。目前我们接到了30多家商协会想入驻的这么一个意向函。

渝缅集团凭借辐射东盟及北印度洋地区的商贸网络,已在大宗贸易、珠宝玉石、国际物流等领域与重庆展开深度合作,成为渝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赵章傲:我们在大足区投资的中缅经济合作产业园,主要是珠宝玉石的进口、加工、设计,还有一些展销,现在应该是目前我们西部地区算是比较头部的一个珠宝玉石的交易市场了。去年我们也出口了3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到缅甸、老挝、柬埔寨,都是“重庆造”的汽车。现在在缅甸的大街上,有差不多100辆的出租车都是重庆制造的。进口主要就是农副产品、海鲜、大米、玉米、咖啡等,这些都是东南亚比较特产的。

聂莹:您认为重庆对于全球的侨商而言,更具差异化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其独特的吸引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章傲:重庆首先我认为它的城市发展是非常快的,它具备了很多创业的机会,对于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机会是更主要的。还有重庆可以说具备了我们全球所有的这种工业产业的品类,任何企业落户到重庆,你都可以找到配套企业,所以我觉得这是重庆的优势。另外就是通道优势,比如中欧班列(重庆),重庆通过一条铁路就跟欧洲连接起来了,跟中亚连接起来,像我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翡翠矿区,以前运输非常麻烦的,现在可能通过中欧班列(重庆),一个星期就到我们重庆沙坪坝的团结村了,这很方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沙坪坝选择投资一个(渝侨)产业园,它很便捷。

聂莹:如果要吸引更多的华侨华人来重庆投资兴业,从您的实践经验来看,重庆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发力,让他们的投资更安心、更有获得感?
赵章傲:我觉得还是要把重庆的优势告诉他们。你看办这个会,办这个会之前,很多人对重庆其实不了解,你办这个会让大家看到重庆发展那么快,发展的机会那么多,我觉得这是吸引他们的一点,所以我觉得是要加大宣传。第二个可能有固定的一些活动也好,固定的一些走访也好,同时我觉得也要邀请更多的华侨华人企业到重庆来考察学习。因为我接待了很多国外的朋友或者一些华侨朋友,他们初来重庆都很震撼,他们不能想象重庆现在发展这么快。我印象非常深,我接待了缅甸一个很重要的官员,我带他到重庆一个很高的楼上面去看,他说这里比纽约都发达,这就是他眼睛看到的。

赵章傲:我就是重庆人,重庆大足人。
聂莹:但是我听说,其实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重庆去北京了。
赵章傲:是的,我小学开始中学都一直都在北京上学,上学以后,后面因为学传媒开始创业。我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在电视台工作了一段时间。
聂莹:后来为什么又选择回重庆?
赵章傲:回到重庆首先是机会多,第二这里的营商环境很好。第三因为我们是家乡人,有感情,也很帮助我们,无论是我们的市委市政府也好,还有我们项目所在地的区委区政府也好,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也一直在鼓励很多在外发展的重庆人回到家乡来。

从23岁跨界创业获得资本青睐,到30岁带领渝缅集团成为中缅合作的重要平台,如今33岁的赵章傲,被媒体誉为“90后”创业先锋。外界颇为好奇的是,这位年轻的商业开拓者在不断突破行业边界、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商业智慧与密码?

聂莹:我们看到一个数字,2024年渝缅集团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27.8亿元人民币。
赵章傲:从2023年到2024年,我们进出口贸易额至少涨了三四倍。
聂莹: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赵章傲:增长背后的原因就是贸易流通了,之前为什么缓慢,其实两边都很需要,当然它就是贸易通道的问题,所以这也是我非常看好重庆的原因,重庆有非常好的通道的优势。我估计从明年开始,重庆和缅甸的贸易量一定是成倍增长。
聂莹:您不断突破,更核心的因素是什么?是您身上带着的这种对商业的敏感、天赋?还是什么?
赵章傲:首先,我觉得我们很勇敢。第二还是比较敏锐地抓到了一些机会。第三基本上没有放弃,任何的政策来了过后,我们都把政策吃透,学好。重庆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城市,这里有非常多的产业和创业机会,重庆有很好的营商环境,我认为重庆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在这里创业的人。